5月15日,华能睿驰驰骋世界全球首次百台无人电动矿卡“华能睿驰”投运现场发布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成功举办。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应邀出席。徐工100台ZNK95纯电无人驾驶矿卡圆满交付华能伊敏露天煤矿,正式投入编组运营。创新联合喜结硕果“华能睿驰无人电动矿卡”项目作为全球首套智能换电、无人矿卡集群作业装备及系统,集成无人驾驶、5G通信、智能换电、智能安全管控等核心技术,采用光伏绿电实现运输环节零碳运行,经专家组鉴定,项目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场跨产业的生态整合创新,能够说是一场能源革命、技术革命、装备革命、商业革命的胜利会师。”杨东升表示,此次徐工联动行业翘楚共商共建、同心同行,为全球绿色智能矿山建设提供了最佳中国实践。徐工将携手合作伙伴,以纯电无人矿卡为起点,逐步向无人挖掘机、无人钻机、装载机等全系列装备延伸,打造全场景的零碳无人矿山解决方案。全球瞩目解锁智慧密码推动矿山运输装备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共同打造“安全、高效、绿色、零碳”的智慧矿山是行业共同的必答题,徐工百台真无人纯电动矿卡编组运营,实现了-40C纯电驱动系统连续作业三班常态化运行、6min内全自动换电、作业效率达到有人驾驶的120%”的效果。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树学表示,这项自主研发的全国产化矿山运输环节整体零碳、智能解决方案,实现了AI赋能传统采矿产业,对实现矿山本质安全具备极其重大推动作用,是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又一成功典范,对于破解大型矿山装备主要部件依靠进口难题、推进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现场,杨东升与政府、协会、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等十位领导嘉宾共同按下“启动键”标志着全球首次百台无人电动矿卡“华能睿驰”正式投运。重塑矿山生态引领产业变革据悉,百台“华能睿驰”每年可替代柴油超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万吨,具有绿色低碳的显著优势。服务能源强国,争创世界一流。当前,全球矿山正经历“绿色低碳、智慧无人”的深刻变革。杨东升表示,徐工以数字化推动智慧运营、以智能化重建价值坐标、以绿色化定义矿山未来,全力向全球矿山装备制高点发起冲锋,共同绘制“战略协同、发展融合、利益共享”的产业新蓝图,为全球绿色智能矿山建设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实践案例!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郝金玉,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政策法规和科技装备司二级巡视员牛军,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国法,呼伦贝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及永乾,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华能集团煤炭事业部主任、煤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银龙等领导出席发布会。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树学,徐工机械副总裁、总工程师单增海,华为公司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BUCEO张平安,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唐文升出席活动。
5月14日,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龙集团”)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集团”)在太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龙集团副总裁魏国栋和太重集团总经理王省林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在市场联合开发、重点项目建设、冶金矿山设备制造、技术创新应用及新材料研发等方面彼此支持,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实现“互为市场、互利双赢、一起发展”的目标。建龙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志祥对建龙集团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目前建龙集团已确立了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双主业”“五相关”发展的策略。为实现战略目标,集团正致力于向经营型企业、数智化企业、创新型企业和美好企业转型,并全力打造钢铁行业科学技术创新生态圈。他希望双方以此次战略合作为契机,充分的发挥各自领域内的资源优势,紧密协同,通过高效务实的合作模式,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开启合作新阶段,实现共赢发展。太重集团董事长韩珍堂表示,通过此次交流,对建龙集团的产业报国、业务布局、供应链及全价值链的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启发,收获颇深。多年来,太重集团与建龙集团多家子公司均有业务合作,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将双方的供应链由传统的成本价值链变为供应链的全价值链,并在技术协同、产业协同、海内外市场协同等方面着重发力,强强联合。同时,他也期待有机会去拜访建龙集团旗下钢铁及矿山子公司,多方面了解太重产品在建龙集团子公司的应用场景等,希望未来双方在各自产品的应用场景领域谋求EVI合作。
在榆家梁煤矿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43207智能工作面的数据实时跳动。两名监控员按下绿色按钮,智能工作面装备随即全自动运行,采煤机自主规划截割路径,液压支架自适应调整支护姿态,刮板输送机精准协同运煤,煤炭顺着皮带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面上。这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所属天玛智控打造的我国首个“0+2+2”无人化采煤新模式,在这个工作面上,生产期间采场无人作业,顺槽2人监护,地面2人远程监控,生产效率提升16.7%。这个曾经每班需要11人值守的工作面,如今实现了“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的常态化运行。破局“卡脖子”,实现从“跟跑”到“领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产量逐年提升,对煤机装备的需求慢慢的变大,液压支架等大型煤机装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是控制液压支架的核心技术装备电液控制管理系统长期被国外垄断。电液控制管理系统引进初期,国外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而且设备价格昂贵,严重阻碍了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2001年7月,为了推动我们国家煤矿开采技术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出资成立天玛智控,用中国技术守护矿工安全。“我们白手起家,面临着缺乏团队、技术封锁等困难,产品从样机到车间再到现场,历经上千个日夜的反复修改与验证。”谈起首套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管理系统的研发,当年的主要研发人员仍然心潮澎湃。研发团队克服测试标准缺失、测试仪器不全等困难,在不断摸索中积累经验,在劈波斩浪中砥砺前行,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再接再厉。“研发的日子虽然枯燥,但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让我兴奋不已。”2008年12月,依托“十一五”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支持,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管理系统横空出世,攻克了电液转换技术难题,并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石沟驿煤矿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一举打破国外多年的技术封锁,实现了电液控制管理系统的“中国化”。十年磨一剑。天玛智控持续攀登技术高峰:2014年,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在陕煤集团黄陵矿业1001工作面应用,首次实现了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作业、综采运输设备集中自动化控制,开创了地面一键启停、远程割煤,采煤工作面支架支护区域“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可视化远程干预智能开采生产模式应用的先河,引领了我国煤炭开采从综合机械化开采向无人化智能开采的转变。2017年,天玛智控又成功研制出了国内首套630L/min、40MPa高端乳化液泵站,打破了国外产品在高端泵站领域的技术垄断。目前,天玛智控已形成了SAM、SAC、SAP三大核心产品,通过“大脑-神经-心脏”的有机协同,构建起煤矿智能化开采的闭环控制体系,在打破国外技术、产品垄断的同时,核心产品技术、性能、质量、可靠性等均达到了国际领头羊。“十三五”期间,国家能源革命战略的推进,使煤矿智能化转型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天玛智控科技委主任王国法介绍:“我们以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及装备等核心课题为抓手,攻关煤层精准探测、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探索透明工作面的智能无人化开采理论及技术实践,形成了采煤装备自主感知、自主决策、自主控制的智能化自适应采煤模式。”现在,主要技术成果正在全国煤炭企业500多个工作面上应用,成为中国煤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科技攻坚,挺进无人化采煤“深水区”我国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科学技术创新也进入了深水区,亟需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性的技术成果。2020年2月,国家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综采工作面内达到少人、无人操作。天玛智控以提升煤矿工人安全感与幸福感、实现煤矿转型升级和高水平发展为使命,发布“无人化采煤控制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攻关项目,专题攻关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难题。2021年盛夏,天玛智控面向行业广发“英雄帖”,广邀英才攻克无人化采煤难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王峰、刘清2位揭榜人从7支揭榜团队中脱颖而出,带领榆家梁、黄陵2个团队以国家能源集团榆家梁煤矿和陕煤集团黄陵一号煤矿作为示范项目,通过“赛马机制”攻关无人化智能开采项目。在榆家梁、黄陵一号两个煤矿,面对地面规划截割极限位置自动返刀精度不足导致“割不透”的技术瓶颈,工程师团队深入井下,反复测量尝试,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捕捉关键标志物动态轨迹,深入分析数据规划,成功突破设备空间定位补偿、多传感数据融合等核心技术,实现极限工况下的智能判定与连续多刀自主返刀作业。为获取良好的现场数据,做好煤机位置计算和支架动作分析,小组成员熬更守夜、废寝忘食。疫情期间,团长和工程师们主动请缨,住进隔离帐篷,这样做才能够及时进入矿区,推进工作进度。2022年寒冬,两个示范矿井同时传来捷报:榆家梁煤矿建成“0+2+2”的无人化采煤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提高16.67%;黄陵一矿建成“0+3”的无人化采煤生产模式,生产效率提高13.81%。两项成果经鉴定,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无人化采煤提供了新样板,标志着中国煤矿智能化开采正式迈入智能采煤新时代。王国法院士表示,“十四五”期间,天玛智控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力攻坚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首创“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新模式,实际做到采煤工作面支架区域内生产的全部过程无人,确立了国内外煤炭开采的引领地位。目前,该项成果已经在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四川嘉阳集团等多个企业所属矿区推广应用。智能智造,锻造智能开采“大国重器”《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2025》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作为两化深层次地融合的主攻方向,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天玛智控将智能工厂建设列入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围绕工厂建设、研发设计、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五大业务模块,建成6套智能加工系统、8条柔性智能装配生产线和多台(套)智能专机、1个大数据中心和20余套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厂区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与能源消耗情况的实时监控。技术人员介绍:“在我们的智慧工厂,生产任务自动分解、生产计划自动下达、生产过程自动执行、物料按需及时配送、数据智能分析、异常智能调度。每10分钟下线一组电液控换向阀成品,每36小时装备一个采煤工作面。从毛坯上线到成品下线,全流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通过柔性生产线,实现了多品种产品柔性混线台机床、人工操作才能完成,现在一台智能设备就可以了,效率提升30%,还减少了90%的停机时间。”操作人员介绍。在装配车间里,通过AI、视觉识别、复杂调度等技术实现节约作业人员29名,效率提升36%,年产量可满足全国半数以上煤矿用户需求。智造升级带来质的飞跃。通过14个智能制造场景,实现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智能协同,关键设备联网率达到100%,产品合格率达99.61%,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59%,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20.65%。中国煤炭科工所属天玛智控智能工厂的智能化水平目前已达到国内领先,并成功入选了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和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目前已在科创板成功上市。2024年,先后获评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国家绿色工厂等荣誉称号。从打破垄断到定义标准,从跟跑到领跑,中国煤炭科工所属天玛智控用二十余年磨砺出智能采煤的“中国方案”。这不仅是技术革命的胜利,更是对“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展望未来,从智能采煤到多元化布局,中国煤炭科工所属天玛智控追求的不仅仅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关乎着整个煤炭行业在新时期的蝶变。在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并重的今天,天玛智控正以创新驱动和战略眼光,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未来不断迈进。
5月13日,徐工集团、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东升带队到访中国华能集团,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亲切会谈。中国华能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启钊,徐工机械副总裁、总工程单增海参加会谈。温枢刚对杨东升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公司经营发展、绿色转型等情况。温枢刚表示:中国华能与徐工集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提升合作水平,聚焦绿色矿山、清洁能源等方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杨东升感谢华能长期以来对徐工集团的关心和支持,并介绍了徐工集团发展历程、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等情况。杨东升表示:徐工集团将与中国华能强强联合,继续围绕“华能睿驰”系列产品,持续开展迭代升级和应用推广,积极拓展更多领域合作空间,助力中国华能高质量发展,服务能源强国。此次战略会谈进一步深化了徐工集团与中国华能集团在智慧矿山、绿色矿山领域的合作共识。自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双方已在矿用设备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华能睿驰驰骋世界全球首次百台无人电动矿卡投运现场发布会”即将于5月15日上午召开,该无人矿卡项目是华能牵手徐工、华为、国家电网等多家巨头企业联合打造,是我国矿山领域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对矿山装运系统的颠覆式创新。
5月10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扎哈淖尔煤业公司135台增程式无人驾驶矿卡全部完成组装、正式交付,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个超百台增程式无人驾驶矿卡项目正式落地。扎哈淖尔煤业公司是东北地区重要能源保供单位,核定产能1800万t,年土岩剥离量达1.2亿m。扎哈淖尔露天煤矿处于高寒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具有软岩富水等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可靠性、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压降生产成本,推动煤矿向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加速转型。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迫切需要智能化、无人化的升级改造。2024年,扎哈淖尔煤业公司与久兴公司、东方公司和易控智驾共同合作,投入33台无人驾驶矿卡开始编组试运行。截至目前,累计运行里程超77万km,剥离产量超525万m,单日最高剥离产量达4.77万m,行驶速度可达35km/h,平均每台时效达130m,综合效率和节油率高,无人驾驶作业实现零安全事故。生产现场负责人徐猛表示,技术成熟度和场景适应性得到充分验证,为无人驾驶矿卡从“试验场”迈向“大规模”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矿山无人驾驶能够有效提升露天煤矿现有运输设备安全水平,最大限度降低人员的参与,特别是在恶劣环境和天气下,在降低人工成本、改善职工作业环境的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扎哈淖尔煤业公司总经理徐勇超认为,无人驾驶矿卡技术已是实实在在可落地的新质生产力。当前,其使用的无人驾驶技术具备循环作业、动态调度等能力,让“人停车不停”成为常态,日有效作业时长从19h提升到最高达到21h,同时攻克了无人驾驶技术在高寒富水软岩条件下难以稳定高效运行的难题,推动矿山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数智驱动型”转型。易控智驾内蒙古公司总经理肖亮表示,无人驾驶不仅是让矿卡自主跑起来,更要深入采矿工艺之中,解决各种细微问题,从而实现采矿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易控智驾立足矿山场景的特殊性,依托“通用化平台+轻量化适配”双轮驱动模式,既保障核心算法的规模化复用,又满足不同矿区工况、作业流程的个性化需求,为无人驾驶技术在露天矿山的快速规模化落地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式。135台无人驾驶矿用卡车全面投用后可减员325名司机,每月可节约人力成本约400万元,全面推动矿山向“数智驱动”转型。无人驾驶矿卡稳定运行的关键源于5G通讯技术的加持。扎哈淖尔煤业公司董事长刘敬玉介绍,通过引入无人驾驶技术,构建了无人驾驶运输运营体系,部署矿区智能云控中心、4G/5G混编通信专网及路侧基础设施和辅助设备协同作业系统,实现了对无人驾驶矿卡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解决了挖掘机和矿车精准协同、复杂地形高精地图精确导航,保障了无人驾驶矿用车协同作业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当无人驾驶矿卡遇到无法规避的风险时,系统会利用5G网络低延迟、高带宽的优势及时将问题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技术人员便能通过远程驾驶操控台,帮助无人驾驶矿卡脱困。目前,这135台增程式无人驾驶矿卡具备环境感知、融合定位、决策规划和车辆控制等功能,在运输环节,操作人员只需考虑设备管理即可,车辆配备有安全预警功能,可自我诊断,提前预防车辆异常情况。未来,扎哈淖尔煤业公司将围绕“减人、增安、节能、提效”目标,加速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推动无人少人智能装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来源:易控智驾
5月10日,鸣阳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长斌率队到访三一集团长沙产业园,三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文波,三一集团董事、重装事业部董事长戚建、营销公司总经理孙郝等高层进行接待,双方围绕矿山装备智能化升级、无人驾驶技术深度合作等议题展开战略对话,共同擘画矿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崔长斌董事长一行抵达三一集团后,在重装事业部营销公司总经理孙郝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企业展厅和18号厂房,深入了解了三一集团的企业文化和以及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崔长斌董事长对三一在智能化领域的创新实力表示高度认可,并强调双方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共同推进矿山作业场景的数字化转型。参观结束后,双方在1号会议室展开会谈,三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向文波对崔长斌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阐述了三一集团以“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为核心的转型实践成果。他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能源革命的交汇,为矿山装备智能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三一将携手鸣阳矿业,以无人驾驶技术迭代、设备集群协同为突破口,构建研发-制造-服务全链条闭环,树立全球矿业转型标杆。”鸣阳矿业建设集团崔长斌董事长表示,鸣阳集团与三一集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巨大的合作空间。在当前能源行业转型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希望双方共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打造示范项目,实现携手共进、互惠共赢。”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装董事长戚建先生现场部署了合作推进事项,三一重装将成立专项工作组,系统推进双方合作对接,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力争在关键技术突破、示范项目打造、行业标准引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携手鸣阳集团开创互利共赢新篇章。自双方建立合作关系以来,鸣阳矿业已累计采购三一矿车及超大型挖掘机等核心矿用装备超百台,应用于新疆矿山场景,为双方深化技术协同奠定了扎实根基。面向未来,三一重装将通过技术共研、场景共创、生态共建,推动矿山行业向智慧化革命迈进,为全球矿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近日,柳工向乌兹别克斯坦大客户交付首批DW120A矿用卡车。DW120A矿用卡车在保障澎湃动力的同时实现显著节油效果;创新采用一体式加强型车架结构,大幅提升复杂工况下设备的耐久性;配备的全液压转向系统兼具轻便操控与节能特性,充分满足矿区高强度作业需求。此次首批DW120A矿用卡车的成功交付,是柳工在中亚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依托属地化运营体系,柳工已在中亚地区建立起设备选型、操作培训、配件供应、维修保养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客户运营效益。未来,柳工将持续深化本地化战略,联合中亚合作伙伴,为区域矿山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谱写共建一带一路的产业合作新典范。
五月的骄阳映照矿山,当大多数人享受假期时光时,中科慧拓的工程师们坚守在智慧矿山建设一线,以科技赋能安全生产,用创新驱动效能提升。项目团队伴随着无人驾驶矿车的轰鸣声,正谱写着一曲科技劳动者的奋斗乐章。安全筑基:用智能守护每一份坚守安全是矿山生产的底线,更是对劳动者生命的至高尊重。五一期间,中科慧拓西三矿项目组全员在岗,依托自主研发的“愚公YuKon”全栈式解决方案,为矿区构建起“人-车-云”三位一体的安全防线G专网、MEC边缘云及高精定位技术,实时感知车辆状态与环境风险,事故率降低90%以上,并创下连续300天“零安全事故”记录。“越是假期,越要绷紧安全这根弦。”项目经理强调。节日期间,团队全天候轮值云端指挥中心,实时监测矿区设备运作时的状态,持续优化安全算法参数,确保每一台无人驾驶矿卡、每一位现场人员的安全无虞。技术攻坚:以效率致敬每一滴汗水在准能项目露天煤矿智能化改造现场,中科慧拓工程师们全力推进无人驾驶系统“效能冲刺”专项行动,以保安全、稳生产、强保障为目标,用实际行动诠释劳动精神和奋斗底色。团队通过动态路径规划算法优化、装载区协同控制等技术升级,持续提升无人驾驶卡车编组运行效率,用科技力量为劳动者减负增效,助力矿方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这不是简单的参数调整,而是对生产全流程的极致打磨。”准能项目经理坦言,“团队用数百次模拟推演和现场调试,让系统学会了思考如何让矿卡更高效、更稳定、更默契地协作。我们用技术突破重新定义效率。”这场技术突破,正是中科慧拓“用科技让矿山更安全、更高效”初心的鲜活写照。这个五一,中科慧拓人用代码编织安全防线,用算法提升生产效率,用创新突破技术壁垒,交出了一份“零事故、超预期”的科技答卷。他们既是智能矿山的建设者,更是新时代科技劳动者的缩影在0与1的数字世界里坚守,以智慧与汗水铸就中国智造的新丰碑。致敬所有用创新定义未来的劳动者!
近日,由河南能源、中铁装备联合研制的矿用敞开式硬岩掘进机“焦煤号”(中铁1502号)在河南能源焦煤公司中马村矿实现极硬岩(抗压强度超140MPa)月进尺606m的世界纪录。“焦煤号”开挖直径5.03m,整机长95m,应用于中马村矿39采区东翼6条底抽巷的施工,主要承担矿井8.8km掘进任务。掘进期间,设备面临极硬岩连续掘进、多次80m超小半径转弯、连续多个15大坡度掘进、老矿井狭小运输条件等难题。对此,设计团队对“焦煤号”进行针对性设计,进一步优化设备刀盘、轴承、支护、出渣系统等,集掘进、出渣、支护、铺底、导向、自动控制于一体,可实现“探、掘、支、运、铺”关键工序同步作业,提高了掘进效率。自“焦煤号”进场以来,中铁装备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河南能源、焦煤公司、中马村矿的支持下,积极调整各环节工序、适时优化掘进参数,随着储备式出渣系统投入,TBM工效得以快速提升。来源:中铁装备
在矿山施工领域,一款高效、耐用的设备是提升作业效率、保障施工安全的关键。山东临工E6600HB打锤王,作为一款专为破碎工况设计的重型挖掘机,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人性化的设计,成为矿山施工中的得力助手。高强度机体,多工况覆盖山东临工E6600HB打锤王整机重量达62吨,外观硬朗,线条流畅,展现出一种不怒自威的力量感。其破碎工况专用结构设计,采用专属定制的结构件板材,结合全球先进的制造工艺,使得整机抗冲击力强,能够在恶劣的矿山环境中稳定作业。底盘、上架关键主梁以及关键受力部位均进行了加厚加强设计,承重能力强,动臂整体多结构加强,斗杆多处加厚,有效提升了整机的寿命和可靠性。节能特调,强效动力E6600HB打锤王搭载的福康X12CS4430发动机,功率高达321kW。这款发动机经过临工专业调校匹配,破碎高效有力,能够轻松应对各种硬骨头。同时,发动机与液压系统经过精心匹配,在低转速工作区即可实现高效率与低油耗的平衡,为用户节省了大量运营成本。液压优化,散热革新E6600HB打锤王采用了全电控液压系统,进一步优化了管路布局,用线束连接替换了先导管路,使得油路更加简单,压损更小,节油高效。同时,液压油散热泵为变量泵,可根据油温调整油量输出,实现精准控制,节能降噪。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山东临工技术团队的努力下,解决了液压油散一直承受高压的问题,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再加之可正反转油散风扇,散热、除尘两不误,满足了不同工况下的使用需求。高效破碎,智能双模E6600HB打锤王标配钎杆直径为200mm的破碎锤,破碎力量大,效率高。其单双泵双模式破碎功能更是为用户提供了便利。按台班计费可选单泵模式,按吨计费可选双泵模式,一键切换,即可满足多种工况的多元化需求。在单泵模式作业时,P1/P2双泵自动交替作业,有效延长了主泵的寿命。便捷操控,舒适作业在人性化设计方面E6600HB打锤王也做得相当出色。其驾驶室采用异型高强度钢构,顶部、前部全密封设计,有效提升了驾驶室的密封性。前部及动臂油缸下部防护网设计,在矿山施工中有效保护了驾驶员的安全。具有加热配置的高档悬浮座椅,多角度可调,带加热功能,不惧冬季严寒,十分人性化。标配8寸液晶彩色触屏,按键与触屏双向操作,通过显示屏,可进行作业变量散热风扇正反转、正反手一键切换等智能化操作。右侧先导控制台集成了翻页、油门、高低速、上限功率等多级开关,触手可及,操控方便。山东临工E6600HB打锤王在矿山施工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无论是从动力系统、液压系统还是设计方面,都堪称是一款集颜值、动力、舒适、智能于一体的矿山铁金刚。作为一款高效、耐用的矿山施工设备,E6600HB打锤王在作业中可谓所向披靡,尽显锋芒!
机械行业关于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展示交流项目和“最受喜爱的十大绝技”展演活动项目的通知
米兰体育官网下载
电话:0531-86271322
传真:0531-82821322
手机:184-0531-6107
邮箱:281211186@qq.com
地址:济南市温泉西路8号